

各学院: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和职业化发展,深化培养培训改革,促进辅导员队伍培训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根据省委高教工委《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办公室关于征集陕西高校辅导员队伍培训精品课程的通知》(陕高教生办〔2015〕18号)文件精神,决定在全校遴选部分辅导员培训精品课上报高教工委,作为省级和校级培训的主要优质资源,适时开展送培进校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程内容
高校辅导员队伍培训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优秀课程体系、特色教学内容、高水平教学队伍、先进教学方法和良好教学效果的示范性课程。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提出的辅导员应当具备的八个方面的能力,划分为八个教学模块,分别为: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每个模块可独立成体系。各模块教学内容以辅导员职业标准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本次仅征集初级和中级两个层次的培训精品课程,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初级、中级培训总体设计为40个、48个标准学时,每个模块根据教学内容建议一般设计为4—8个标准学时。二、课程要求
1. 注重整体性。课程内容要遵循《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每个模块虽可独成体系,但应考虑与其他模块的相互衔接,确保辅导员培训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2. 突出实践性。课程内容要结合当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特点和我校实际,在具备专业性的同时要更加突出实践性和操作性,避免辅导员在课堂上“干劲十足”,回到实践中又“手足无措”的现象,满足我校辅导员提升理论素养和增强实践能力需求,真正促进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3. 鼓励创新性。教学模式要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要注意运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授课方式要尽量采用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体现生动活泼、寓教于乐,避免“满堂灌”、“填鸭式”教学。
三、申报条件
1. 课程负责人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质好,业务能力强,潜心育人,为人师表,治学严谨,作风正派。
2.课程负责人应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且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3. 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副处级以上职务,具有一定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
4. 可申报一个模块,也可申报多个模块;鼓励联合其他学院组成教学团队进行申报,团队的年龄、职务、职称结构要合理。
四、工作程序及时间
1. 学院自荐(2015年12月16日前):各学院按照文件要求积极申报,要求各学院至少申报一项,也可以与其他学院联合申报。
2. 上报(2015年12月28日前):组织专家对各学院送审材料进行认真审查,研究讨论提出最终上报名单。
五、其他事项
请各学院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确保精品课程质量,于2015年12月16日前将《陕西高校辅导员队伍培训精品课程申报书》(见附件)纸质版材料(盖章)(含电子档)一式5份报送至学生处教育管理科。
附件: 陕西高校辅导员队伍培训精品课程申报书.doc
学生工作部(处)
2015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