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学生工作部 |
编号: 2022 004 |
学 生 处 |

|
各学院党委(党总支):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深入贯彻落实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年各项工作,进一步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切实提升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结合全校学生工作队伍实际,经研究决定贯通辅导员研究团队与辅导员工作室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室职能及负责人
(一)烛红工作室
对标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室以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为途径,以培养专业化的辅导员为导向,以日常辅导员各单项培训为切入口,扎实推进辅导员队伍“固本培优”工程,解决辅导员工作中能力不足、动力不足、持久力不足的现实困境,全面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建设辅导员队伍培养体系。
负责人:安春雨。
(二)铸魂工作室
在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研究团队基础上成立,对标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工作室将优化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扎实推进日常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设计,为学生在理想、信念等方面遇到的深层次思想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咨询。同时,主动思考研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一般规律,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工作调查研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将网络资源、教学资源、科研资源等嵌入工作室建设中,研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前沿性问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
负责人:李聪。
(三)励学工作室
在学风建设研究团队基础上成立,对标学风建设。工作室以探索学风建设途径、提振全校学风为核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由学工部统筹,各学院扎实推进,“校、院、系、班、宿舍”五级深度融合的学风建设推进工作格局,并以“四学四星”为抓手,组织策划全校性的学风建设系列活动,构建学风建设推进体系,总结典型经验做法,形成优良传统。
负责人:朱先彬。
(四)护航工作室
在党团和班级建设研究团队以及校园危机事件应对研究团队基础上成立,对标党团和班级建设以及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工作室以精品主题党、团日活动为载体,以法制安全教育为抓手,通过丰富多样、生动灵活的方式提升学生党支部和班团组织建设,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受教育。同时,探索建强基层应急队伍的路径,深入研究把握危机事件应对的规律,全面提升辅导员应对校园危机事件的能力,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负责人:何鹏程。
(五)阳光工作室
在学生日常事务研究团队基础上成立,对标日常事务管理的资助工作与学校阳光工程。工作室以四位一体贫困资助工作体系为基础,以资助物质资助为基础,价值观培育为引领,能力提升为核心,重点开展贫困生的价值观培育和能力提升,围绕高校贫困生教育的责任、策略、投入、动员、监督、考核等主要方面构建育人体系。探索研究方法,提炼研究成果,进行相关课题项目的申报及开展,真正做到贫困生教育的扶志和扶智。
负责人:刘冬。
(六)雪绒花工作室
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团队基础上成立,对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室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为主线开展各类工作,通过个案咨询与跟踪调研等方式,研究大学生心理特征与发展变化规律,并以自主研修、专家引领、问题探索、优势整合、交流观摩、实践反思为基本模式开展工作,全面提升辅导员心理育人能力。
负责人:孙雅茹。
(七)E路拾光工作室
在网络思政教育研究团队基础上成立,对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按照“总要求、硬道理、真本事”精神,以筑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丰富网络思想文化产品供给、培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精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推广教育科研成果为工作职责,着力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围绕技术创新、可视化、互动化、喜闻乐见等要求,贯通线上线下联动的育人模式,探索形成网络思想政治建设新路径。
负责人:许格宁。
(八)央苗工作室
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研究团队基础上成立,对标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室致力于“生涯”咨询建设,以提升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既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同时又谐音“秧苗”,本着“职海领航,生涯引领,成就锦绣人生”的工作宗旨,帮助学生正确自我认知,唤醒职业规划意识,激发潜能,助力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坚定前行,行稳致远。
负责人:段强。
(九)石榴籽恬工作室
工作室秉承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少数民族学生长成长成才实际,整合校内外资源,重点面向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就业指导、心理疏导和生活善导等,同时面向各民族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互帮互助,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负责人:乔娜。
二、工作要求
(一)请各学院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室在辅导员个人成长、能力培养、经验累积、科学研究、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认真组织开展前期申报指导工作,并在后期工作室运行中给予支持。
(二)全体专职辅导员原则上必须加入1个工作室,具体可根据个人兴趣、研究基础与特长向工作室负责人提出申请,填写《辅导员工作室成员申请表》(附件1),原研究团队打乱重排。学工系统机关各分管领导和干部可对口联系业务相关工作室。
(三)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可结合自身特长及发展方向自愿选择加入其中一个工作室指导工作。
(四)各工作室负责人须根据《西安工业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另行下发)有关要求,做好工作室日常管理与发展规划。并根据工作室建设方向与辅导员报名情况填写《西安工业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申报表》(附件2),工作室成员为6-10人。
以上材料于5月24日上午12:00前以工作室为单位报党委学生工作部(联系人:张鹏,电话:029-86173022)。
附件 1:辅导员工作室成员申请表
附件 2:西安工业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