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对党员同志教育,激发党员队伍活力,5月25日机电工程学院组织部分教师党员赴安吴青训班纪念馆参观学习。

安吴青训班纪念馆位于咸阳城北泾阳县安吴堡,安吴战时青年训练班(简称安吴青训班)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为适应抗战需要和广大爱国青年抗日救国要求,由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出面,在国民党统治区陕西泾阳县安吴堡创办的一所战时青年干部学校。它积极地、正确地贯彻执行了中国共产党的全民抗战路线和毛泽东同志坚持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实施抗战教育,以多种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吸引、团结、教育、训练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组织输送了万余名知识青年参加革命,青年干部分别输送到延安、抗日前线、敌后根据地,开展抗日救国斗争工作,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革命青年的熔炉,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的丰碑。”毛泽东曾为青训班开班题词,指出:“青训班要敞开大门、来者不拒,大量吸收青年知识分子参加革命。”

全体党员仔细观看纪念馆内陈列的各种珍贵陈设、文献、照片等资料,认真学习了安吴青训班的创建背景、发展历程和革命成果,深切缅怀了胡乔木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安吴开展革命教育活动的光辉历程与先进事迹,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坚贞不渝的理想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路金龙带领大家现场学习了安吴青年勇于奉献、艰苦奋斗、团结拼搏、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并讲述献身祖国核事业的林俊德院士奋斗的人生。他谈到,林俊德院士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以智殉国铸就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至死攻坚绽放成死亡之海的马兰。
姚敏茹在现场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

此次活动,丰富了学习教育形式,使各位党员同志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红色的洗礼。有助于大家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立足岗位实际,强化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红色精神,为学院建设和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文/图:张岩 文勃 审核:路金龙 编辑:唐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