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两会”精神。4月29日,汉文本科生党支部开展“百年党史大家学——党的故事我来讲”第二期活动,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红色故事引导学生党员深刻感悟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汲取精神力量,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将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支部党员李伊萍讲述了胡四德——一张借条的故事。1996年,湖南省一村民胡运准备在老房里垒新灶台时发现墙壁上有个洞,里面是一个已生锈的铁盒,装着一张借条,落款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叶祖令。胡四德是胡运海的爷爷,也是当年村里有名望的老人。
当地县档案馆内收藏着这张红军借据。发现借据后,胡运海拒绝了香港收藏商的高价收买,将借据上报给政府。1997年,当地政府按照当时的价格,向胡家后人胡运海兑现了1.5万元。胡运海将其中1万元捐献给乡村学校。一张票据,不仅凝聚着浓浓的军民鱼水情,更凝聚着瑶族同胞对共产党的信赖。
支部党员景瑞向与会党员讲述了对党忠诚的刘启耀的故事。刘启耀曾做过长工、放过木排,后来积极投身革命,1933年当选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江西省委书记曾山将中共江西省委全部的活动经费交给刘启耀保管,他用油布包好掩埋在人迹罕至的乱石堆里,之后部队兵分三路开始突围。在这次血战中刘启耀身负重伤,不省人事。
半年后,刘启耀等不及伤口痊愈就赶到埋藏之地取出经费并开始下山寻找党组织,明明“腰缠万贯”他却宁可乞讨度日,党的经费分文未动全部交回党组织。1946年,刘启耀患肺病去世,离世时他仍旧穿着破烂的长衫和补丁连补丁的单裤,“对党忠诚,一心一意”是刘启耀一生品格的真实写照。
学习历史,听红色故事,感受先烈们的英雄气概,鼓励你我奋进,恰逢其时。汉文本科生党支部开展“百年党史大家学——党的故事我来讲”活动,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担当,更能在青年群体中营造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浓厚氛围,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撑。
文/图:苏亦菲 审核:程建虎 编辑:图尔荪阿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