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5月15日,我校“沂”脉相承志愿宣讲团受邀走进基础学院党委分党校、文学院党委分党校第70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发展对象培训班开展主题宣讲。文学院学工办主任、铸魂工作室负责人李聪及全体党课学员共同参与,通过沉浸式宣讲与互动,让沂蒙精神在青年群体中焕发时代光芒。
宣讲团以多元形式层层递进,生动诠释沂蒙精神内涵。武睿琦以一首婉转悠扬的《沂蒙山小调》开场。悠扬的歌声将现场带入沂蒙老区的青山绿水间,展现出沂蒙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员们在民歌中深刻感受沂蒙文化的深厚底蕴。
刘世芳、赵琳、武睿琦、刘俊成以铿锵有力的诗朗诵《沂蒙颂歌》致敬英雄。一句句饱含深情的诗句,“烽火里的脊梁撑起山河,乳汁与小米滋养信仰”,生动描绘了沂蒙儿女与党同心、与军同行的壮丽画卷,字里行间传递出沂蒙精神的磅礴力量,引发全场共鸣。
宣讲团创新采用“青年讲给青年听”的形式,将沂蒙精神与文学专业特色深度融合,成员化身“红色故事讲述人”,带来直击人心的故事分享。莫宇萱以《大青山突围》为主题,重现了1941年那场惨烈的战斗——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沂蒙军民舍生忘死,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英雄赞歌。张琦琦聚焦“沂蒙母亲”王换于的故事,讲述这位普通农村妇女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宁肯饿死亲骨肉,也要保住烈士娃”的朴素信念,深刻诠释了“党群同心、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内核。

传递青春梦 宣讲时代声。“沂”脉相承志愿宣讲团将持续开展“红色精神进院系”系列活动,以艺术为媒,以故事为桥,创新宣讲形式,让红色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当好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用文学之笔书写新时代的精神图谱。
文:苏亦菲 图:张琦琦 审核:张晓宾 编辑:李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