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深刻理解,强化“四个自信”,凝聚力量,推动学校发展,5月17日下午14:30,省政协常委、文教委员会副主任李颖科走进学校作了题为《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主题报告会。校纪委书记郑建山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上,十九大精神宣讲团首席专家李颖科教授对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深入和生动地解读。他从文化自信定义开始讲起,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对长久以来形成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的高度认同,是对沉积于历史深处和内在心里,外在行为上的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坚定信念,是对所选择的发展道路,所秉持的思想理论,所坚守的社会制度的文化支撑。他从文化发展与文化自信的辩证关系、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兴盛、强化国民文化责任等方面,结合自身学习实践,谈了对坚定文化自信的认识和体会。

李颖科教授援引十九大报告内容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华民族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华民族正是在生生不息的文化发展中,不断获取文化自信的能量,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而这种自信的能量和底气,又源源不断地转化成为促进中华文化发展的强劲动力。
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李颖科教授报告旁征博引,理论精深、内容生动,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会议最后,郑建山做了总结发言,要求广大师生要结合李颖科教授内容生动、深入浅出的主题报告,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强“四个自信”,自觉担负起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时代使命。郑建山对李颖科的深刻宣讲表示衷心感谢,并要求全体参会人员认真领会此次宣讲的要领。
党委学生工作部、各学院相关负责人、全体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代表共300多人聆听了宣讲会。
主讲人简介:

李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西安市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文化史研究。出版学术著作《孔子与中国史学》《儒学与中国人》《论中国史学传统》《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吕不韦与〈吕氏春秋〉》《黄帝传》《黄帝与黄帝陵》《春节》《春秋战略魏晋南北朝史学论稿》《历史文化论集》等学术著作10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要学术观点有:炎帝非神农、黄帝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孔子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中国史学起源于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寓论于史的撰史手法创始于孔子《春秋》而非司马迁《史记》、考据学成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干宝《史议》是中国史学评论史上的第一篇专论、注重实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教育品质决定社会气质等。
李颖科教授,曾任西安市教育局局长、陕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现任陕西省政协常委、文教委员会副主任。
文/崔弘 图/支龙华 审核/牛迎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