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焦虑症”是常见的心理现象,其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缘无故发脾气、浑身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等,有的还有头痛、胃痛等躯体不适症状。那么面对开学焦虑我们是不是束手无策呢?我们要如何调整心态,克服开学焦虑呢?
一、找到掌控感是应对“焦虑”的有效方法
不确定性是焦虑的最大来源。有研究发现,人们对不确定性容忍度越低、感受到生活不确定程度越高,其焦虑水平也就越高。而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武器就是找到“掌控感”(Shapiro et al. , 1996)。与其因担心而坐立不安,不如试试把潜在的风险因素写下来,即写下那些让你担心、焦虑的事情,再找找有没有可以避免这些风险的方法。
二、学会放松而不是逃避
目前经过验证的“能够应对焦虑”的做法之一还有正念训练(Mindfulness Training)。正念训练能够帮助我们去觉察、感知当下,将自己从为未来“焦虑”的状态中抽离出来。而这种暂时的“抽离”并不是在浪费时间,也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困难。往往当我们重新开始面对自己的问题时,会发现许多不一样的感受。不只是正念练习,仅仅是从事一些简单的放松活动(或转移注意力),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比如听音乐、运动、甚至睡觉。这些事情至少能帮助我们不再一直被困在焦虑中。
三、学会制定合理的目标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目标能最大限度地聚集你的资源,包括时间。因此,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确定的目标需要遵循SMART法则。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
制定的目标不可模棱两可,不可太过笼统。比如,“我要在下次数学考试中提高10分”比“我数学成绩要提高”要更具体。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
目标应该是可以量化的,比如“我要在一周内读50页《追风筝的人》”,这个“50页”就是一种量化的数据。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
设立的目标应该是可以实现的,要实事求是,避免太高或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相关
相关性是指实现这个目标与你其他的目标之间应该是有一定关系的。如果你设立了这个目标,但是与其他的目标并不相关,那就算这个目标实现了,其意义也不是很大。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目标应该是有时间限制的,比如,“在这周日之前我要写完我的数学作业。”
四、减少自我批判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完成不了计划而对自己失望,导致情绪低落。麦格尼格尔在《自控力》中指出, 导致更多堕落的行为并不是第一次的放弃,而是第一次放弃后产生的羞耻感、罪恶感、失控感和绝望感。我们以为自我批判产生的罪恶感会促使我们改正错误,但其实这正是“情绪低落让我们屈服于诱惑”的另一个表现形式。开学即是崭新的路程,我们既不能自视过高,也不要妄自菲薄,不因“我还没准备好”而止步不前,不因所谓的“为时已晚”而轻易放弃。从来不要把一时成败当成人生的赌注,而是在足够年轻的时候完成一次全力以赴。
图文:潘治辉 排版:潘治辉 审核: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