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洋,女,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2022级本科生,22050412班团支部书记。思想积极上进、学习努力刻苦、工作认真勤恳。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荣获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2项、校级奖项30余项。

思想如灯塔,照亮行动的航程。张杨洋始终将理想信念作为成长的根基,把红色信仰融入她的青春岁月,成为她最鲜明的底色。五角星光如同永恒的坐标,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始终为她指引前行的方向。在校期间,她积极投身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学校、学院组织的党日活动、团日活动,主动汲取精神养分。作为新生院党建工作室的学生负责人,她协助老师完成了15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期间,她策划了十余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团日活动,将团日活动打造成“行走的思政课堂”。

除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她还积极参加了,第四届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筑梦二十大,红心永向党——把一切献给党”主题情景朗诵大赛、在“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第五届微团课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在比赛中不仅收获了成绩,同时也让她的政治理论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在求知的征途上,张杨洋宛如一株向阳生长的向日葵,始终以炽热的渴望拥抱知识,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深耕专业,每一份付出都化作了她成长的阶梯。22 门专业必修课均获得9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连续两年荣获学业奖学金,这些成绩正是她不懈努力的有力见证。为了学好专业课,深入探究其中的奥秘,她认真研读经典著作,时刻关注行业前沿动态与热点案例,在课堂讨论中积极碰撞思维火花,力求打通理论与实践的任督二脉。同时,她还主动加入学习小组,与同窗好友共同研讨、解决难题,在思想的交锋与经验的分享中共同进步。她坚信,知识的积累如同垒土成山,唯有厚积薄发,方能在广阔天地中驰骋致远。

学科竞赛恰似淬炼真金的熔炉,是检验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绝佳战场。张杨洋深知其中价值,踊跃投身各类学科竞赛,以赛为梯攀登知识高峰,将赛场视作成长的沃土。在2024年各类竞赛的舞台上,她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不懈努力,收获了累累硕果: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全国二等奖、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优秀奖、第十一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省级二等奖、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铜奖…… 每一项荣誉背后,都是她勇毅前行的足迹。

备赛的日子里,张杨洋与团队成员并肩作战,线上线下的市场调研,复杂精密的数据分析,反复修改的策划方案……每一个过程,都在帮助她不断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创新意识与团队凝聚力,也让她深刻的认识到学科竞赛是知识、能力与意志的全面考验,困境中的坚持更锤炼了她坚韧不拔的毅力。如今,她以身示范为学弟学妹树立榜样,在挑战中突破自我,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进发。

张杨洋渴望成为温暖别人的阳光,“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是她的座右铭。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她积极参加学校和家乡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2024年暑期,她运用专业所学助力乡村振兴,在为期40余天的助力陕西眉县猕猴桃的推广中,她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深入乡村调研农副产品生产与销售情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团队小伙伴一同为当地农户拓宽了的销售渠道,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

在打通猕猴桃线上零售渠道的过程中,她依据营销理论,精心打磨出一套完整的直播脚本,对猕猴桃的品种、营养价值、种植环境以及限时优惠活动等环节反复雕琢。然而,直播伊始,精心设计的“全网最低价”等话术却未能如愿吸引观众,直播间观看人数始终不到40人,弹幕和互动也是寥寥,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转机出现在合作社一位村民抱着孙子误入镜头的那一刻。孩子抓起猕猴桃啃得汁水四溢的模样,瞬间点燃了直播间的热度,观众纷纷涌入,弹幕满屏皆是 “就要看这个!真实!”。这一幕让张杨洋如梦初醒,意识到观众更钟情于真实自然的展示。她果断调整策略,将直播间搬到太白山脚下的果园,一块篷布遮顶,搭配手机支架与补光灯,搭建起简易却充满泥土清香的直播场地。

她尝试从消费者的角度去介绍产品,力求让大家能够通过直播间体验到猕猴桃从枝头采摘到最终入口的全过程。当晚直播间第一次冲破千人,卖出了六百多箱。这让她意识到:营销4P理论固然重要,但比起完美话术,观众更渴望看见沾着泥土的真实。
学姐说:
“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花。”焦虑,是因为你有完成这件事有更高的期望。只有行动,才是走出焦虑阶段的最好办法。请勇敢迈出这一步。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就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当你不知道怎么开始时,就把能做的事情做好。奋斗耕耘终圆梦,汗水凝华自生辉!